近日,在安徽廬江,發(fā)生了這樣一件事:妻子羅某持刀捅向自己的丈夫吳某,隨后,吳某身亡。
經(jīng)過了解,起因是吳某下班,忘記給妻子買雞腿。妻子羅某決定,持刀捅死丈夫吳某。

雞腿只是個導火索。鄰居表示:羅某原來打算,讓丈夫的母親搬到儲藏室居住。吳某不愿意讓母親受苦,兩人起了矛盾。
吳某的表哥對著鏡頭表示:“表弟平常就很寵愛老婆,被老婆扇耳光,也會站在那一動不動。”鄰居也指出:羅某性格暴躁,經(jīng)常辱罵、毆打死者。沒買雞腿,只是點燃妻子暴力的導火索。


目前,女性被家暴日益受到關注,男性被家暴卻很少受到重視。
抖音上有位博主,拍攝過模擬“家暴”系列的視頻,通過事先設定的場景,來測試路人的反應。從而看出,旁人對男生被“家暴”和女生被“家暴”的差異。





當路人看到女生被男生大聲指責,抓住肩膀時,有熱心人上前制止。反而,當男生被“家暴”時,只有一位阿姨駐足觀望。差距之大,令人咂舌。


這樣的原因太多了,在人們的潛意識中,普遍認為男性擁有自保能力,而女性才是柔弱的一方。而根據(jù)英國媒體的報道,有超過40%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是男性,但因為這些行為常常被警察以及媒體忽視。
《重慶晨報》也曾報道過——80%的男性在遭遇家暴時選擇忍氣吞聲。也許是男人礙于面子,即使遭遇家暴,最多以離婚收場,向婦聯(lián)求助的比較少。
魯迅說過,不在沉默中爆發(fā),就在沉默中死亡。丈夫一味的退讓忍耐,沒有換來妻子的憐惜,卻換來被一刀捅死的結局。
壓死駱駝的,絕不是最后一根稻草,是每一根稻草。正視家庭問題,家暴不可原諒。
編輯:冀安篩網(wǎng)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侵權即刪)